新竹城隍廟


詳細介紹

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,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。創建於清乾隆13年(西元1748年),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,廟埕的市集小吃攤,成為新竹特色之一。

據史載,清光緒17(西元1891年),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,晉封為新竹都城隍,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,又因顯靈禦匪有功,光緒皇帝頒賜「金門保障」匾額,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,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。

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,現今廟貌重修於民國13年(西元1924年),殿宇雄偉,雕刻瑰麗,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,廟內文武判官謝、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。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,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,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「世事何須多計較,神天自有大乘除」。每至元宵,花燈、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;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,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。


交通資訊

中山高新竹交流道下,沿光復路往新竹市區方向,左轉中華路直行抵火車站,右轉中正路至東門圓環,順東門圓環向左直行即可抵達。


大眾運輸

1.客運:由新竹火車站對面新竹客運總站搭乘11、11甲、21號公車至城隍廟站即可抵達。
2.高鐵:搭乘高鐵至高鐵新竹站,轉乘接駁車至東門市場站在往前步行即可到達新竹都城隍廟。


位置圖